close

 七年前女兒剛開始閱讀英文小說不久,想提起她對英文經典書籍閱讀的興趣,買了本希伯崙出版的、名為"看經典名著學英文" 的學習書。書不貴,還附語音CD,是不錯的自學書,推薦給大家。

 

書中有一篇是介紹蕭伯納的"賣花女",亦即電影"窈窕淑女"的原型。幾個月前,我找到早期的版本,黑白片,本來這種無色彩的影片、又非熱鬧的音樂劇,觀看起來本當頗無趣,但是我對影片中男主角頗好奇("亂世佳人"主要角色,後來才知他是英籍猶太人),於是把整個影片看完了。說真的,這個版本的,演員演技佳,並不遜於彩色版的"窈窕淑女"。

完整影片: 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ygBkAcyYkW0  (有英文字幕)

 

很多台灣人對英文口音極度挑剔,且還分為擁美派和擁英派。

擁英派的英文者,對台灣以美音為主,很不以為然地認為,不解為何台灣人都學美國口音?
這問題很簡單,因為多數老師學的是美語口音,電視也以美語片為主,耳濡目染自然大家就偏向美音。就像我和女兒偏愛英國口音,無奈女兒從小的老師是美音,所以她很自然就偏美音。(有時我不禁希望當初的老師是英音多好,不過,我們遇到好老師,她真的把女兒教得很好,不是英音也無妨,我由衷地感謝她。)

 

擁美派者,不用多說,當然就完全用美音的標準,發出非美音會被糾正。(舉個例:英文中的T,在美音中發出的音,往往非清楚的T音,如moutain或water之類,發清楚T音,還可能會被擁美派的糾正。美音不少音和英音還是有差別的 )。

 

年輕時我曾在海外當過志工,志工群來自世界各地,其中以英文為母語的志工就遇過美國、愛爾蘭、南非、英國、紐西蘭等國籍者。某次,一起在交誼聽看電視,南非白人坦言,即便他的母語是英語,因為口音及用語差異,也非完完全全聽懂美國人電影中說的每個字。

 

總之,我讓女兒練習英文時,也同時找不同口音的影片,多少也知道英文口音百百種,實在沒有必要執著到音音計較,到底是美音還是英音。

 

至於台灣的2030雙語目標,在倒比較像是場鬧劇:一場背後有龐大利益的鬧劇。

反對者提出的"雙語平庸"論,往往拿出失敗例子為論證。這點頗耐人尋味,雙語成功者明明也不在少數,為何只提失敗例子而故意略過那些成功者寶貴的經驗呢?
目前台灣一般認定的語言程度主要是看檢定結果,以此為目標,平庸是必然的結果。既然官方認定的好壞的準則是那張檢定證書,楚王好細腰,宮中多餓死,大眾就死命拚那張證書,誰會去想證書到底等不等同真實的英語能力?

 

支持雙語者,有一派提出的方法,同樣耐人尋味,讓人嗅到這個政策後面有龐大的利益,聰明的人都想鞏固這個教學市場帶來的利益,所以提出來的主張,往往要不是外師不一定會教,不然就是用中文翻譯方式來學習效果比較好。
還有更瞎的政策,急就章的雙語政策,缺乏師資,只好讓英文不佳的學科老師用雙語教學,竟還有人主張得將B2英檢門檻降低,以讓更多學科老師符合雙語教學資格。挖哩嘞,也就是我們的學生跟著老師學2266的英文就算了,還要用這種方式學學科,無怪乎有"雙語平庸論"的論調的出現。

 

政府若真有心推雙語,最好的方式就是大量採用合格的各學科母語老師,沉浸式教學法是目前最有用的方式,越早教成功率越高。(老師不一定非外師不可,只要任何符合英語等同母語的英語力、且有學科教學資格者都行,也可能是台灣本土雙語或者全美學校一路培養出來、符合資格的師資。)

 

只是,台灣真的有必要非得推雙語不可嗎?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台灣黑皮歐巴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